Wednesday, March 01, 2006
日本武俠作品(2)
若數日本武俠的「王道正宗」,小說當然是吉川英治的《宮本武藏》;至於電影,則非黑澤明的《七人之侍》(七俠四義)莫屬。
《七人之侍》當然不單是一套傑出的武俠/動作片,甚而是電影史上有數的偉大傑作。黑澤明早在1954年,就拍出這麼一套氣勢磅礡的三個半小時巨作,單靠此一部,可入殿堂。
《七》的劇本、導技、攝影、演員……等等如何偉大,看過的自然領會(未看過的我命令你馬上買一片來看!),已經不用我多介紹。反而想談談我看《七》多次後的一點領會,就是片中所帶出的政治含義。
驟眼看這電影,似乎完全抽離於政治或歷史以外(尤其是比較黑澤明的其他作品,如改編莎士比亞的《蜘蛛巢城》、《亂》等)。故事沒有明確的時代背景,講幾個失業的武士,義助小農村抗擊山賊(其實也是一群戰敗而落草的野武士)——一個簡單得很的俠義故事,似與政治無關。
但除了防守布陣與激戰連場的戲外,本片還以大篇幅著力描寫七武士與農民之間,如何由互不信任到建立關係,還有雙方共同生活到並肩作戰所生的種種感情與衝突。這活脫脫就是一個描述統治者(武士)與百姓的政治寓言︰要解決問題(對抗山賊),統治者需要建立權威,需要百姓的信任與服從;但說到底統治者的生存卻又是依賴百姓的生產(武士的酬勞只是每天吃到白米飯)。兩者似有上下之別,實質互為依存。
因此片中七武士的最後一個——農民出身的假武士菊千代(三船敏郎),往往成了化解雙方矛盾的人。武士最初入村竟不見一人來迎,就是他看透農民的心理而打破僵局;後來他說的一段「農民最狡猾」的精采獨白,更是一語道破了位居人上的武士階層的自以為是。
結尾勘兵衛感嘆的說︰「我又打敗仗了,勝利的是農民。」說時有點酸溜溜。其實他大可放開胸襟︰統治階層的互相攻伐,勝負不過是權力的轉移;農民最後能夠在和平中唱歌插秧,才是生機與仁道。「破壞比創造容易」,這場壯烈的攻防戰,勝利者不是拿刀槍的武士,而是拿鋤頭的農民,他應該感到欣慰。
俠義與政道,能夠渾然融合在一個如此簡單的故事裡,而全片無一句說教。微言大義,此之為大師。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6 comments:
這套戲的名字聽人說過很多次了,但很可惜,我還沒有機會看到……
只知道西部片《七俠蕩寇誌》就是以此為藍本改編而拍成的。
雖然我還沒有看過,但我卻很感興趣想問:結尾那句「打敗仗」是甚麼意思?
代表七位武士打生打死,其實根本沒有為自己贏得了甚麼,反而得益者是農民?
還是七位武士到最後傷亡泰半而有所感觸?
找日我會買這隻片來欣賞。
以同期一般港產片比較好唔公平,老實講粵語片你睇過幾多?我地通常係透過電視接觸,應該去電影中心溫習下。
掉返轉睇,其實又係我地無珍惜同推廣電影歷史同文化,將出色既港產片埋沒。
Sorry,我係指電影資料館,唔係電影中心。
以戲論戲而已,如何不公平呢?
跟同期電影比,當然是因為大家掌握的技術差不多。
至於製作條件,50年代的日本電影產業如何,我沒有研究,但斷估不是荷理活。
拍電影的,都是人。
其實以50年代而論, 日本電影製作技術及水準, 在亞洲區可說是首屈一指. 這是不爭的事實. 否則香港也不會向日本取經(如請日本導演執導, 到日本拍片等, 從中取經)
當時的香港人有一個好處, 就是不會自大. 不足就是不足, 知道不足, 就虛心向外取經. 這才能進步. 總比沒有自知之明, 卻常常以為自己是世界中心的人好(在其他討論區及新聞組見過太多這種混人......)
當年黑澤明憑一套《羅生門》震驚世界影壇。
好萊塢電影仍是當今世界的主流,擁有全球最大的市場佔有率。
韓流起飛,導致美國向南韓政府施壓,要打入其電影市場。
現在被稱為一潭死水的港產片仍不乏好戲。
有人會不斷進步,亦有人會停滯不前甚至不斷退步。
這些都是我們看得到的……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