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21, 2007

喼神



William Gibson的新書《Spook Country》出版了。

坦白說,他的上一本書《Pattern Recognition》我讀了一點就擱下至今,不知怎地總感覺比他的前作難入腦。

自從上一本書開始,Cyberpunk教祖不再寫Cyberpunk了。當然不能說Cyberpunk就此完全死亡(至少在日本,《攻殼機動隊》還在玩個不亦樂乎),但不能不教人懷念Gibson以前的「Sprawl三部曲」和「The Bridge三部曲」。

在訪問中,Gibson解釋他不再寫未來科幻,而改以現代為背景的理由非常有趣:因為,現代已經趕上了未來——或者說,趕上了Gibson以前構想的「未來」。他形容,在他寫Cyberpunk的80和90年代,世界相對比較穩定,事物的轉變速度還沒有現在那麼快。「但當一切事物都轉變得太快時,沒有一片地方給你站穩,以想像一個具體的未來。」

多年前曾經有傳過消息,他的《Count Zero》會拍成電影,而且是找Michael Mann做導演,令我興奮了好一陣子。

《Count Zero》入面的主角——專門替巨型企業安排挖角行動、集企業間諜與傭兵於一身的專家Turner,活脫脫就是Mann的電影裡最常描寫那種孤傲的professional;而Mann的鏡頭下那繁華又冷硬的城市,跟Gibson小說裡的Vision也是絕配。實在很難找到更完美的結合。

但結果,Mann幾年來已經拍了好幾套電影,都未再聞有關的消息,加上「Matrix熱」後科幻電影潮又冷卻了下來,它很明顯已經如大量陷在「development hell」的拍攝計畫般夭折了,空留下美好的幻想。

另一遺憾是,《Neuromancer》這麼經典的科幻巨著,到了今天竟然還未出現一本像樣的中文譯本(幾年前內地出版那本糟透的《神經浪遊者》當然不算)。人家日文版,1986年就已經有了。

我有時重讀《Neuromancer》,邊讀心裡也邊暗暗在想,這句要怎麼譯、那個詞要怎麼翻……等等。

我一直在苦惱,「Cyber」這個詞頭要怎麼譯才好?單純譯「電腦」,出不來那種味道。直到最近,在網上讀到《科科電子報》介紹Gibson的舊文章,裡面譯作「電馭」,「Cyberspace」就是「電馭空間」,覺得頗不錯。

不過不管誰譯,拜託,不要再將書名叫做《神經浪遊者》、《神經漫遊者》之類了。「Neuromancer」應該是脫胎自「Necromancer」,大約是「招魂法師」的意思,在書裡是一個人工智能個體的代號/名字,和甚麼「漫遊」無關。

4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呵呵!!
原來喬老大也喜歡看【劫神】的書!

當年為了一睹matrix的原著,將【neuromancer】看了,但很辛苦,我想是劫神的獨特筆法吧。但感覺中,劫神的小說世界好像很黑很暗,死沉沉的樣子,很難感到一絲絲的陽光的存在,有點philip k dick的沒世味道。不知你是否有相同的感覺?

我以前也擔心過是否有好的【沙丘】中譯本出現。看來,這些擔心是多餘的了!

Anonymous said...

《Neuromancer》,你來譯啦,救濟下我地呢d英文唔得既人。

Unknown said...

喬大來譯Neuromancer,也是個不錯的念頭...還是綽頭?

喬靖夫 said...

長兄:

我直情是他書迷!讀他的書,讓我領會了很多風格技巧,也有很多意念的啟發。

他眼中的未來確是冷硬疏離,尤其《neuromancer》有強烈的film noir影子。

to others:

我不是沒有想過翻譯它啊……不過一當然是無法付出那麼多時間,二是都不知道要怎麼洽談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