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anuary 09, 2008
美式足球
有種運動我喜歡看(但沒有很多機會看到),從來沒有玩過(大概以後也不大可能有機會玩)。美式足球。
說喜歡看,其實也不是完全看懂。美式足球的攻、守球員是分工的,再加上負責踢球/接踢球的「特別隊」,一支球隊裡二十幾種球員位置,我也不是完全搞懂;還有佈陣戰術,在這種運動裡格外重要,而一支球隊的戰術playbook裡聽說就有過百種攻擊的戰術,我也沒有甚麼真正認識(頂多粗略知道傳球或跑陣的幾種大分類而已)。
我僅有的美式足球知識,主要來自兩處:一是電腦遊戲,二是電影。
總覺得眾多以運動為主題的電影裡,講美式足球的格外熱血。
可能因為,美式足球本身就太像戰爭裡的兩軍對陣:全副裝甲的戰士,有仔細的兵種分工,對戰時一攻一守,在界線的兩邊緊張地對峙列陣,一聲令下,肉體猛烈相撞,為的是爭逐尺寸的土地……
美式足球電影,在這麼多的運動電影裡也好像佳作特多。其中以奧利華史東導演的《Any Given Sunday》;丹素華盛頓演得甚佳、講種族衝突的《Remember The Titans》;高中足球真實故事《Friday Night Lights》,這三套拍得最好。還有《Longest Yard》、《We Are Marshalls》以至The Rock演的《The Gridiron Gang》等,只要看見足球電影我就不放過。
當然了,美式足球在香港極冷門(冰上曲棍球至少還有人打啊),以上的戲,除了頭兩套因為有幕前、後明星才在香港得到上畫機會外,其他都是在影碟中相見。
一說美式足球員,許多人腦海裡出現的,通常就是一隻猩猩般蠻撞的莽夫形象,但實際上稍為了解就知道,這種運動裡很多吃重的球員位置,對頭腦的要求絕對不簡單。
就以最重要的「球場指揮官」四分衛為例,就如上面講過,過百種不同戰術的厚厚playbook,他必須全部記得滾瓜爛熟,在球場上隨時就要向隊友下達。列陣中途,還可能因應對方防禦要臨時要改變戰術,這都要求非凡的記憶力與極清醒的腦袋;
開球之後若是用傳球戰術,短短幾秒內他就要在五、六種不同選擇裡做出決定:要迅速判斷己方哪個接球員最有可能接到球,又或者自己持球跑陣,又或甚麼都不行時,要在對方撲到來之前及早拋掉球放棄——你想像,做一條有五、六個答案的mutiple choice,而閱讀連回答的時間限定約五秒內(有時更短),那種難度應該有點相似(也只是有點而已);
四分衛常是對方防守球員的頭號撲殺目標。三、四個200多300磅的軀體如狼似虎地撲過來的瞬間,還要專注地傳球,動作絲毫不受影響,需要的是真正「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鐵血意志;當然,要完成完美的長程傳球,還需要準確的立體空間感和傑出的運動預視能力……一個優秀四分衛的腦袋,絕對價值千金。
認識一位很喜歡各種運動的美國朋友,他在老家也有兼職當美式足球的裁判。他跟我說:美式足球,是最難玩的一種運動。
我雖沒有親身的經驗作判斷,但看得較多了,認識了一點皮毛之後,是不是「最難」不好講,但就知道絕不是以前以為那樣,就是兩群大隻佬撞來撞去那麼簡單的遊戲。
p.s. 上面貼的影片,是幾年前Nike拍的全CG廣告,非常精采!
主角之一是超級球星Michael Vick,今年卻因為搞非法鬥狗身敗名裂,坐牢兼停賽,還不知道有沒有重返球壇的機會……
唉,又再證明,球場上智慧多高也好,生活的智慧卻未必成正比……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2 comments:
咁喬大應該睇下《eye shield 21》喇…XP
我有看呀!:)
不過覺得,裡面講打球那方面,比較不真實(雖然未至於像《足球小將》),
反而有的「笑位」很出色(例如,「吓吓三兄弟」、「存在感薄弱的石田」)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