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22, 2009

看完全五季《The Wire》的感想



終於有時間看最後第五季的《The Wire》電視劇影碟——一套香港基本上完全無人談論的美劇(雖然我看見有收費頻道播放過)。看完整套劇,實在不得不對其幕後創作人致以最高敬意。

尊敬的理由之一,是結構。
一般連續電視劇受歡迎後,通常以後季度都把原有方程式不斷「加碼」,主要人物關係的張力不斷推高,直至觀眾開始生厭,劇集出現疲態為止。
《The Wire》則不依從這種遊戲規則,每一季都把主力轉移到新加入的主題:第一季是毒品犯罪,第二季是失業和經濟轉型,第三季是選舉政治,第四季是教育問題,第五季是新聞傳媒操守。每一季的故事取向都給觀眾非常意外的轉變,但看下去又會知道跟之前的主題緊緊相扣:你會看見教育失效,那些「fall through the cracks」的青少年,怎樣為毒販提供一批接一批生力軍和新顧客;教育制度怎樣被政客操作,空有一堆表面的成績數據,內裡殘破不全;政客的種種「政治化妝術」又是怎樣迎合新聞媒體……看完驀然發現,整個結構就是一個倒轉的「剝洋蔥」過程,從裡向外一層層加上去,呈現一個沒落城市的細緻切面。

尊敬的理由之二,是在一個純娛樂媒體裡,竟然能夠編寫出這樣深具社會政治意識的戲劇,但又沒有犧牲觀賞價值和劇力。沒有樣辦的人物、廉價的教訓或者虛假的希望,只是以冷靜中帶悲憫的筆觸去說一大班人的故事,一個城市的生態。
到了第五季的最後結尾,看見許多新人物怎樣走上舊人物的老路,成為一個循環,原來經過幾年裡許多風波與角力,那世界的一切連丁點兒都沒有改變,不過換了下一批人:一個毒販倒下來,另外一批又忙著爭奪他遺下的地盤;一個道友終於脫離毒海,另一個少年又把注射針刺進臂彎;一個腐敗政客失勢落馬,另一個冒起的新銳政客又開始變質……
看畢全劇之後不免令人深思:為甚麼人人都知道有問題的事情,但始終從上至下沒有任何人能夠撼動它?為甚麼有的積習永遠無法改變,除了越變越差?我們這個時代,甚麼事情出錯了?

我想對任何一位稍稍關心娛樂版以外新聞的朋友說:這個劇集,無論如何必定要找個機會,至少看一次。


相關文章:
三套美劇(1):《The Wire》
Now we just put our hand in the next guy's pocket.

3 comments:

ledmirage said...

seems like you have more time to blog now after finishing vol 4 :)

黑人 said...

最近在看Madmen
講述60年代的廣告人生涯,同時也側筆描寫當年的女權狀態、種族問題以及「美國夢」的崩壞

美指、音樂、演技和對白全是一流水準,可惜叫好不叫座

期待大大的卷四!

said...

你講的二個理由其來有自
Wire的製作班底原本就不是專業電視人
David Simon是Baltimore Sun的退役記者
他的排檔包括退役警察﹑作家﹑教師
都是對現狀不滿鬱鬱不得志的一群
如同Simon Simon所言
貫穿全劇的主線是古希臘悲劇
美國以至西方文明都源自希臘
柏拉圖以降的進程卻偏離古希臘愈來愈遠
古希臘的原意精髓在過程中被肢解得支離破碎
構筑其上的西方文明也隨之進入了一種狂飆狀態
許多歷史學家都指出了西方文明隕落的這個宿命
Wire不過眼睜睜地記載了這個典型的古希臘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