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矣。
這麼多年,聽到某些人們對「六四事件」的「辯護」,不外乎以下三種︰
1. 看看現在祖國經濟騰飛,證明當年鎮壓換取穩定是對的!
一句老套說話︰歷史沒有「如果」。
上面這句話就是一種「如果」︰如果當年不鎮壓民運,今天中國的經濟發展就不可能出現。
就先假設這個「如果」成立。
如果你有個親人被殺死,你因此獲得一大筆人壽保險金,你會不會因此覺得那親人「死得好」?會不會感謝那個兇手?
說這種話的人們,如果「六四」死難者的家屬就站在你跟前,你們可以毫無愧色地對他們說︰「幸好當年殺了你的親人,我們現在才能富起來!」??
今天,中國政府在外國遍開「孔子學院」,向老外傳播中文與中國文化。
孔老夫子說過甚麼?「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
他媽的忘了嗎?
再說,歷史假如真的有「如果」,為何不假設一下︰當年的民運如果和平解決,中國從此推動政治與法制改革,怎麼樣?中國的經濟發展可能更驚人——更重要的是,發展經濟的方向可能更健康,不必像今天這樣,往往要以民權、公義和生態環境為代價……
2. 今天中國已在改進中,何必再揹著這個包袱?
記憶中最先把「六四」形容為「包袱」,並呼籲人們放下的,應該是董建華。
搞錯了。對紀念及要求平反「六四」的人們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包袱」。
甚麼人會真正視「六四」為「包袱」?
當然是本身要負上鎮壓罪責、心中有愧的人;執政的合法性仍然受這根「刺」威脅的人;仰賴極權的奶水而不得不為其說話開脫的人……
日本右派無時無刻想都放下二戰侵略罪行的「包袱」,也一樣的希望鄰國不要再重提「慰安婦」等問題……
何其相似。
3. 歷史自有公論……
廢話。
「歷史」是個人嗎?會自己寫的嗎?
「公道自在人心」,就是不去爭取公道的理由?
人們說︰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勝利者,往往就是願意堅持的人。
忘記,以至叫別人忘記,我覺得,那等於把當年的死者再殺死多一次。
對於主辦紀念活動的某些人,對其行事語言我確實沒有好感;每年那千篇一律、一味想再次激起人們悲情的集會調子,我也不甚欣賞。
可是每年,我還是會去。
點一根蠟燭。
今年也是。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10 comments:
我阿公生前每年都會去:)
今年的出席者又減少了。
站在會場邊一眼望過去,燭光有點疏落...
低頭悼念天安門亡魂的同時,
心裡默想著17年前的義憤激昂,現已跟青春一起消逝了...
縱然如此,我相信是非黑白在人們心裡還是一清二楚的,怎會被那些似是而非的歪理所蒙蔽!
中共若是不斷逃避粉飾自身的過去
便無資格要日本面對二戰侵華歷史
雖然身在異邦﹐我的心里也會點燃一支蠟燭。
曾生卻不承認當年曾經參與有關活動,說只是路過……
今日睇新聞,曾特首既態度好明顯係「今天中國已在改進中,何必再揹著這個包袱?」
不過如果我係佢,我又點會敢認?
曾生呢類政治事件通常o既模式都係︰
本來件事本身無mud野,但係一時情急講o左大話;
然後又要用更多大話o黎掩飾之前個大話,越解釋越樣衰……
佢不愧為「政治家」!:D
曾生只不過犯了「所有自以為是最聰明的政治家」最愛犯的錯罷了。
如果有日係新聞紙見到「曾特首當年參加六四悼念活動照片曝光!」就有戲睇喇…
不如講你地會點拆好過啦
比人番舊帳係個好頭痛既問題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