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23, 2007

光頭東密Tattoo大王



讀友多姆的另一作品:東密斬鬼和尚——空月。非常過癮!

標題的名字是多姆起的:)

Thursday, January 18, 2007

《王者之劍》


說出來可能會有朋友不相信或者笑我:《王者之劍》(Conan the Barbarian)(不錯!就是大隻佬州長第一次擔正主角的那套!)是我覺得最棒的電影之一——而且對於我寫《殺禪》影響甚深。

此套拍於1982年的影片,恐怕也是歷來最被低估的電影之一(雖然當年票房算不俗)。無他的,人們一看見阿諾赤著上身、拿著大劍或戰斧的野蠻戰士造型,就很自然把它歸類為「古裝無腦動作片」——再加上它的續集《霸王神劍》(Conan the Destroyer),又真的給另一班幕後人拍成了一套糟透的古裝無腦動作片,更拖累了它的形象。

但只要仔細看看幕後名單,就可以發覺此片絕不可能「無腦」:劇本第一稿的寫手,是當時還未成名的奧利華史東(他幾乎就當了此片的導演);導演/編劇John Milius是何許人?經典《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的編劇是也,拍《王》時才剛得過奧斯卡提名,正是銳氣沖天的時候。

今天常常有人說,電影不該太依賴對白,要用影像來說故事。甚麼叫「用影像說故事」?此片可以拿來作典範,因為全片兩小時有多,但所有角色對白(包括一名巫師的說史式旁述)加起來,恐怕不超過300句(我暫時沒有試過真的去數算,但它給我的印象就是這樣);而且開場大概20分鐘之後,主角才真正說第一句對白!夠「奇片」了沒有?

但是我並不是說,《王者之劍》裡的對白不好。相反,此片對白精練,起著為每一幕戲點題的作用(就如古典戲劇一樣),而且跟全片主題緊扣。要知道這是一套怎樣的戲?只要引述主角第一次開金口的對話就知道:

話說身為奴隸角鬥士的Conan,被送到東方Khitan國深造戰鬥技藝。一場祝捷酒宴上,Khitan的大將軍發言:
「我們又戰勝了。那很好。但甚麼是生命中最好的?」
一個Khitan戰士(我想大概是將軍的兒子)馬上回答:「廣闊的草原,一大群馬兒,獵鷹在你的手腕上,風吹過你的頭髮。」
大將軍憤怒地大叫:「錯!」然後看著盤膝而坐的主角:「Conan,甚麼是生命中最好的?」
Conan維持著terminator般的冷酷表情說:
「擊潰你的敵人,看著他們在你面前被驅趕,聽他們的女人哀哭!」
大將軍欣賞地說:「說得好!」

老友,甚麼叫toughness?這短短幾句話就說明了!看完這一段對話,你大概已經知道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事實上這段對白,是改寫自成吉思汗的一段真實名言:
「最大的快樂就是擊敗你的敵人,把他們驅趕在你面前,搶奪他們的財富,看著他們的親人浴在淚水中,騎著他們的馬兒,把他們的妻子和女兒抱在懷裡。」
呵呵,蒙古大帝國就是這樣來的。)

故事其實是老掉大牙的復仇橋段:Conan孩提時慘被邪教滅族,自己給賣作苦工奴隸,成長後成為死亡角鬥場的戰士,學會了戰鬥和生存的技能,然後重獲自由,冒險,復仇……

但是編導Milius就是不凡,在這樣簡單的故事裡,灌注入個人主義的命題,Conan的生命歷程,就是個人如何尋找自由、力量與生存目的之過程。加上Milius花了很大心力,把這奇幻世界當作真實存在的歷史來拍,許多細節都一絲不茍,把這套原本很可能流於官能類型片的電影,拍成了一部具史詩氣勢的作品。

(偶爾重看此片後我會感嘆:創作人(尤其香港的)有的時候實在過分重視「橋」,甚至把「橋」當作了故事的一切。其實,「怎樣說故事」往往才更重要!)

影片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但Basil Poledouris為它所寫的配樂,則公認是歷來最傑出的電影配樂之一,不聽是絕對的損失!幾年前在戲院看到《帝國驕雄》的預告片,也許是因為本身的配樂還沒有做好,竟然就是拿了二十年前《王》的主題音樂來用!Poledouris正是憑此片配樂「上位」,之後陸續寫過《鐵甲威龍》、《追擊赤色十月》、《星河戰隊》等配樂,不過代表作始終是這一套。

Conan奇幻小說寫於30年代,一直都頗難找,因為其實這個系列到了近代只是靠改編漫畫走紅,小說原著反而被人忽略。幸而原作者Robert E. Howard最近100歲冥壽,人們乘勢把Conan故事挖出來重新包裝出版才買得到。我已買了一本全集好久,最近才有時間認真開始看,發現比我想像中寫得更好,特別是文字上的功力。一部作品能夠生存這麼久,果然並不是僥倖。

p.s.附圖是著名插畫家法拉捷達(Frank Frazetta)為其中一本Conan小說畫的封面,成了他的代表作之一。據知當年法拉捷達的插畫,令Conan和其他奇幻小說的銷量狂升,他本人也憑這些封面打響了名堂。這才真的叫「雙贏」呢。

Saturday, January 13, 2007

《國士無雙》.連載完結!

最終三章已經上載:

第八章.男兒意氣敵萬人

第九章.以殺止殺天下仁

第十章.英雄末路以詩傳



謝謝你們追看!希望大家都喜歡這個故事吧!

雜誌書《What?》

廣告時間:

雜誌書《What?》(by「文化城堡」)的創刊號已經出版,我有幸獲邀在裡面做了一個訪問,有興趣的讀友請多多支持啊!

謝謝黃洋達哥哥寫的訪問!





(圖片轉自黃洋達's blog 玩吃拉睡


p.s. 訪問稿裡唯獨有一點要澄清一下:我以前不過是參加過空手道比賽(即是早前你們在亞運會看見那種)而已,絕不是甚麼「擂台賽」(沒有這樣的能耐)!

Friday, January 12, 2007

《冥獸酷殺行》台灣版封面



其實已經出版了一段時間,現在才貼上來。

可能有的老讀友不太接受,但我自己就非常喜歡小雷版本的吸血鬼獵人!

Thursday, January 11, 2007

讀友畫稿 : 默菲斯丹

很久沒有收到讀友寄來的畫作了.

這是紀多姆畫的默菲斯丹(開膛手傑克).並不是寫實畫法,而是他心目中一個比較抽象的形象.

謝謝你!


Monday, January 08, 2007

《國士無雙》最新上載(第六至第七章)

《國士無雙》最新上載:

第六章.孤舟百戰久低昂

第七章.九州生氣恃風雷



過幾天將會一口氣連載結局最後三章,敬請留意!

Thursday, December 28, 2006

Sunday, December 24, 2006

《國士無雙》討論區

關於《國士無雙》的感想與評論,請在這裡發表!

最好順道幫我作校對抓錯字!

(因為覺得還是把討論集中在這裡比較方便,所以把連載那邊的comment功能關掉了。)

Saturday, December 23, 2006

《國士無雙》.連載始動!

《國士無雙》正式開始網上連載了!目前是從序章到第二章。
算是我送給大家一份小小的聖誕禮物吧!



肩負千年古國榮辱存亡的鬥士
落拓於莽莽天涯的江湖奇男子
黃土高原上一次千古奇逢
擦出激越壯麗的熊熊狂焰
譜寫近百年神州風雲第一章

血濺的歷史
也許不過長埋於塵封古卷內
未徹的悲歌
至今卻仍隱隱在晚風中吟唱……


十九世紀末武者輓歌

Thursday, December 21, 2006

新作完成

今天剛剛完成了新書《N計劃》(暫名)了!

(主要因為還沒有決定書名,所以暫時這樣稱呼。)

是一本完結的獨立小說,跟以往的系列完全沒有關係。原稿紙計寫了11萬字,比以往寫過的(單集計)都要長一些。預計將在農曆新年後出版。

雖然主角是個偵探,不過我想不能說是一本偵探/推理小說。大概算是用「偵探的外殼」來裝載其他元素的故事吧。

故事原案其實是袁建滔提出來的。

在開展製作時,會陸續在這裡介紹更多的內容。

Tuesday, December 19, 2006

「X!」

昨日偶然看到亞視那個「扮」港台《五稜鏡》的時事評論小節目(有看過的都知道,這個節目的講者有多「持平」),主持人是程介南,講天星的示威,又是說香港已經變成「示威之都」、批評示威者激烈……等泛泛之論。

「示威之都」?假如連香港這種斯文程度的示威都受不了的話,不如移民新加坡吧。天星示威者的手段,不外佔據地盤與推土機而已,還有持續的絕食,完全是不涉暴力的抗爭,何「激烈」之有?
(而且閱讀報上示威者的文章,已經解釋了他們的佔據行動,是為了馬上阻止逼在眼前的清拆工程,行動有充份理據和清晰目的,並非盲目或者為了吸引報導。)

本來這類貌似「理性」的「評論員」,香港實在不少。不過看見這個白頭佬卻特別火大,心裡不禁立時罵了個「X」字。

週日才剛看到此人在《明報》的專訪。很明顯此人坐牢期間和之後從來沒有一天自省懺悔過,通篇訪問裡都在力圖為自己洗刷犯罪的污名。淡化自己的罪行、諉過於人都不止,還要講句「Perception is Reality.」來試圖和稀泥。連訪問的記者,在後記末尾都忍不住寫幾句諷刺他:

……記者想起了他當日參選時的海報,以及那一句「真誠為香港」的口號,一個問題已經寫了在筆記簿,但最後仍然忘了問﹕「程生,究竟『真誠為香港』的真誠,是reality,還是perception?」

如此品格,都可以繼續在傳媒混飯吃,還要以「理性」姿態指東指西,真的不得不罵句:「X!」

程介南真面目專訪(「bigcoin da Vinci」網誌的轉載)

Sunday, December 17, 2006

官vs民




也許,這是一次很好的機會讓我們反思:「政府」究竟是甚麼?我們需要一個怎樣的「政府」呢?

在電視上看見警察「清場」;看見官僚那張冷酷的臉;看見政府在這種關頭不單沒有任何猶豫,反而催促工人漏夜趕工,快快把鐘樓拆掉,製造「既定現實」……政府官僚暴露出的那種心態,就算不至於「與民為敵」,至少也是把市民定性為「對立者」。

多數市民一聽到要拆天星,心裡都自然有不同程度的不捨;我們的政府卻可以如此漠然。沒有主動提出過任何保留方案(怕反而引起關注,夜長夢多?)。對所有保存建議視而不見(以至刻意隱瞞?)。甚至天星碼頭最後一天服務,也沒有任何正式的告別儀式(除了要派警察維持秩序,因為有15萬人自發去告別)。分手之絕,狠心過薄情男甩掉女朋友。

一個政府的存在目的,本來就是作人民的「代理者」;一個政府的行為,假如無法正確傳達、實現人民的情感和意願,甚至存在巨大的落差,就是沒有發揮它應有的功能(或者簡單說,是失職)。
奇妙的是,我們的這個政府,面對這樣的情況,不單沒有自我反省或改變,反而趨向在官和民之間劃下一條對立的界線。

從23條到西九的所謂諮詢與推銷,這個政府完全沒有給人要廣泛/中立地吸納意見的感覺,而更像在進行一場敵我分明、搶奪民意的戰爭;心裡想得到的是勝利(無人反對,順利過關),多於真正的社會共識。這次天星,更完全把那種殺伐的冷酷嘴臉暴露了出來。

接下來還有油麻地警署,還有中環警署和域多利監獄建築群……經過這一「役」,民間團體的聲音更大了,議員也不敢再漫不經心,政府再要胡亂拆毀我們的記憶,將會困難得多。

可是我只是想:為甚麼每次都要一些人起來跟政府對抗,才能爭取些甚麼呢?
或者反過來說:我們的政府為甚麼總是在扮演人們對抗、戒備的對象呢?

近來常有人說「和諧社會」。說的主要是官與民之間的和諧。
當然,說的人心裡想的「和諧」,其實是:民要憋住氣,讓官做他們想做的事情。
可為甚麼人民要憋住氣呢?政府所應該做的事情,不就是人民希望它做的事情嗎?
說到底,政府本來就是為了人民而存在的啊。

Monday, December 04, 2006

新作進度

整整一個星期沒有更新了。我想有的朋友可能已經猜到,我又正埋首於新作的最後階段。目前「開發度」已經到了80%,大概會在這幾天內完成。

可惜因為製作上無法配合,這本書只能在2007年頭才能跟大家見面。

新作的working title暫名為《N計劃》。暫時只可以透露:是一本一集完的小說,以現代都市為背景,故事完全獨立,跟我以往的書無關。

至於故事題材(大概應該)是屬於懸疑小說,當然也混雜了一些其他元素。總之跟以往寫的頗不一樣。

以後配合出版日期,我會繼續逐步披露更多關於這新作的內容。

拜拜,我又要去開工啦。
(這一陣子感覺自己就像條孤獨的喪屍。)